读懂“十五五”的关键词丨农业现代化激活“新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11-13 10:20
央视昆明讯11月12日讯(记者魏文清)在云南孟连的牛油果种植基地,绿色的果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工作人员点击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系统,实时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、天气数据和选种进度——这些水果不再从南美洲漂洋过海,而是从中国西南的热带山谷进入全国各地的果盘。与此同时,北京、广州、上海等地超市货架上,蓝莓、阳光玫瑰、牛油果等“贵族水果”价格普遍下跌。以前100元一斤的高档水果,现在售价“9.9元一盒”,成为人们普通果盘里的常客。 “十五五”时期,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成为“三农”战略目标未来五年的工作。不久前公布的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明确提出,要聚焦城乡联动发展,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现代化,建设数字农业。融合政策、金融、土地等领域创新。数字化种植、智慧物流和产业升级正在将“水果自由”从消费者的愿景变为现实,体现了中国“农业现代化”的澎湃动力。 “超级水果” 从“进口特价”到“日常用品” 2004年,“超级水果”的概念诞生。它注重新鲜、健康、稀缺,被赋予“高端消费”的象征意义。二十年后,这个市场的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。云南蓝莓、孟连牛油果、阳光玫瑰葡萄……越来越多“高价进口货”被国产替代中国正在从超市的“奢侈品”转向家庭水果。数据可以最好地解释这种变化。 2024年,我国蓝莓总产量将达到78万吨,年增44%。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已超过120万公顷,价格从500元/斤下降到10元。孟连鲜牛油果产量预计达到1.95万吨,占全国供应量的80%。云南是“降价水果”的先行者。从西双版纳的荔枝,到德宏的火龙果,到元江、玉溪的早熟葡萄,再到高原地区的苹果、梨、草莓,云南跨越热带、亚热带、温带气候,覆盖了大部分果季,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。颜帅是孟连县芒心镇牛油果种植基地的管理员,经常清点果园里的水果。看到超过1,000个avo一棵树上的卡多,他高兴地说:“超市里一个一级水果才10多元,抵得上两公斤鸡蛋。”孟连与墨西哥牛油果主产区处于同一纬度,气候稳定,排水良好。它是世界上最适合鳄梨种植的地方之一。如今,当地牛油果产业种植面积达12.07万公顷,形成了包括种苗培育、加工、销售的全产业链。蓝莓的故事同样引人入胜。云南由于海拔高、昼夜温差大,成为中国最早的商业蓝莓产区之一。随着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,云南蓝莓实现了“采摘-分拣-上架”全流程48小时内完成,运输成本比进口产品低70%以上。这次价格重组疯了通过“国产替代”,让更多消费者真正实现“水果自由”。 “国产替代”的力量:打破进口垄断,激活内需市场。国产替代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,而是产业升级的例子。过去,进口水果依赖国外供应链和冷链系统。智利樱桃、秘鲁蓝莓和东南亚榴莲必须穿越半个地球才能到达中国人的餐桌。仅运输成本就占到零售价格的30%以上。如今,中国现代农业技术、物流体系建设和供应链整合不断降低这些成本。以孟连牛油果为例,从采摘到上架只需要三天的时间,而进口产品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。供应链的缩短让国内产品在价格、质量、稳定性上都超越了他们。与此同时,国内c替代造成了巨大的国内需求缺口。仅热带水果、香料、油脂等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就超过1.5万亿元。榴莲、香蕉、芒果年消费额接近6800亿元;咖啡、可可等热带相关产业产值约3200亿元;云南八角、香草果等香料产业占全国市场的12%。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品质需求。在云南,“超级水果”的国产替代不仅是一场价格战,更是一场技术战。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。智慧农业系统让果农实时了解气候、水分、病虫害数据,实现精细化管理;冷链物流仓储系统解开产销瓶颈,让“生鲜水果直达”成为现实性;各种改良和科研提高了产量和品质,使国产水果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。截至目前,云南已建立133个主要水果品种体系,全国约60%的水果品种在云南找到了适宜的生长环境。全省农业产值约600亿元,茶叶产值800亿元,橡胶产值600亿元,三者共同构成了千亿元的绿色农业产业链。国产替代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降低价格,更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质量发展。 “以前我们依赖进口,现在我们利用自己的科研、气候、土地优势重塑产业结构。”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。在“十五五”产业布局中,云南果业信息化是“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”的典型实践案例。国产替代带来的不仅是“价格亲民”,更是一条可持续的产业链:从科研创新、标准品牌建设体系到市场拓展,形成完整的闭环。这种模式也可以在更广泛的农业领域复制。 “水果自由”的故事成为中国农业新生产力崛起的生动注脚。未来,随着冷链基础设施的完善、数字农业的普及、地域品牌体系建设的加快,云南“超级水果”将以更高的品质、更强的竞争力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 编辑:聂越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